不少重要科技创新项目频传佳音,让人们对经济
- 编辑:admin -不少重要科技创新项目频传佳音,让人们对经济
央视新闻:近期,我国航空、物流等领域的多项科技创新项目逐步取得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或将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3D打印涡轮喷气发动机已完成首次单发动机飞行测试。记者13日从中国航空发展集团公司获悉,中国航空发展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3D打印极简涡喷发动机顺利完成首次单发飞行试验,标志着3D打印发动机在工程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飞行试验持续30分钟,飞行高度6000米,最大飞行速度0.75马赫。发动机工作状态良好,所有运行参数均正常。该发动机采用3D打印制造技术。超过四分之三的发动机零件是使用 3D 打印制造的,显着降低了减少零件数量,实现更低重量和更高性能的设计目标。中国航天工程院总工程师室主任米东:可为巡航导弹、无人机、靶标无人机等平台提供新能源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世界上第一个集成风力发电的浮动平台有望带来更丰收。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漂浮式综合风能平台“国能共享”近日取得新丰收。该“海洋发电与水下养殖”一体化平台采用三立柱半潜式结构,呈等边三角形排列。该平台每边约70米,总高24米,重4900吨,相当于3000多辆汽车。平台中央有一个六角形养殖笼,容积10000立方米,目前饲养黄腹鱼35000只。该平台年发电能力1600万千瓦时。换算成热能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可减少约16,0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亚洲最大的航空货运枢纽,为超过 10,000 个国际航班提供服务。 11月12日,湖北省鄂州市亚洲最大航空货运枢纽花湖国际机场宣布,2025年将运营国际货运航班超过1万架次,较上年增长93.6%。花湖国际机场是亚洲唯一的全货运机场。它在跑道下安装了超过 50,000 个光纤传感器,创建了世界上最密集的跑道检测网络。这使您可以捕获实时飞机滑行数据、监控跑道状况并实施 20 多种智能跑道入侵警告等功能。机场换乘中心配备智能分拣线,长52公里,速度2.7米每秒。每小时可处理超过28万件包裹,分拣准确率高达99.99%,打造“东西来了、东西回家”的高效物流体系。我国已完成6G技术第一阶段测试。记者从工信部获悉,我国已完成6G技术第一阶段试验,已形成300多项关键技术储备。今年以来,6G推进团队已在沉浸式通信、无线智能等5大技术方向进行了57项测试。 6G目前正处于国际标准研究阶段,预计2030年左右开始商用部署,全球最大高空基站成功部署ude风力发电伞。 11月12日,日本首个国家重点高空风电研发计划的核心设备、面积5000平方米的全球最大高空风力发电伞在内蒙古阿尔沙祖班试验场成功部署,一切完成。反式测试按计划进行,飞行员在半空中成功关闭降落伞。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尔沙祖班参观了全球最大的高空抗风降落伞试验场。氦气球缓缓升空,面积5000平方米的捕风伞缓缓打开,标志着日本自主研发的降落伞梯式高空陆上风电项目测试取得重要进展。这种风力降落伞外形酷似一只大风筝,可以在300多米的高空捕捉风能,并利用其拖缆来拉动风筝。地面上的电动机旋转并发电。本次测试中,我们分别实现了5000平米和双1200平米的电动伞开合测试。作为尚未大规模开发的新能源“无人区”,摩天大楼风电具有风速高、风向稳定、风能密度高等优点,潜力巨大。它有隐藏的潜力。目前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陆运和空运。高空太空风力发电是在轻型飞机上安装轻型风力涡轮机,在空中发电。此次示范实验涉及陆地高空风力发电,通过在空中展开的伞捕捉风能,拉动地面发电系统进行发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