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相约进博会抢机遇:澳企业仍看好中国市场

新华社悉尼11月9日电 题:相约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抓住机遇:澳大利亚企业依然看好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 齐子健 刘晓宇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0日闭幕。率澳大利亚经济代表团访问上海的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雷尔表示:“我们将支持创纪录数量的256家澳大利亚企业参加进博会,共同探索发展、扩大市场机会。”率领代表团的法雷尔一年前曾表示,“参加进博会的澳大利亚企业数量将创历史新高,支持他们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记录”和“机遇”是澳大利亚历史和进博会历史上一贯的关键词。本届“国际展中国进口网”跨越山海,贸易量不断增加,经济互补性增强,更大力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意味着更多繁荣的机会。法雷尔表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比澳大利亚紧随其后的三个贸易伙伴的总和还要大”,并表示这种关系“为澳大利亚各地的企业和就业提供支持”。他在参观第八届进博会澳大利亚馆时说:“这里的企业很多。”本届进博会上,中澳企业在乳制品、医药、畜牧、酿造、零售、物流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签署了合作协议。进博会加强了中澳贸易关系,合作活力不断增强,国内消费不断扩大,让市场信心强劲,也让澳大利亚企业感受到了做大做深的“紧迫感”。不少企业基于产品优势和互补性,积极布局你“机会主义”。澳大利亚知名企业A2牛奶公司在进博会上成功签约。首席执行官 David Bortorsi 表示:“我们打算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业务。”来自昆士兰州本特罗德酒庄 (Bentrod Winery) 的安德鲁·斯科特 (Andrew Scott) 呼应了许多参展商的感受:“中国市场正在复苏,我们希望在更多人来找我们之前成为第一个推出产品的人。”进博会带来的机遇也对展览形式进行了“新设计”,体现了澳大利亚对中国市场的深深看好。从国家组织领导到独立的企业参与以及地方政府代表团的强大组建,昆士兰州推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代表团。 50多家企业和110名代表齐聚上海。 “昆士兰机会之地”展馆以“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汇聚了许多当地出口商。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昆士兰州生动形象y 解释“你的机会也是我的机会”的双向逻辑。进博会期间,昆州市与京东签署合作备忘录,促进贸易投资。通过直播,配送牛肉、海鲜、酒类、保健品等。对于数百万中国消费者来说,这不仅是因为它是一个充满关键机遇的空间。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还因为它代表着作为合作伙伴的安全和稳定。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的一篇分析称:“美国反复无常的贸易道德政策正在促使世界加速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从欧洲到亚洲,各国政府和企业正在深化与新兴市场的合作,以应对潜在的关税冲击和供应链波动。澳大利亚企业正在用自己的股份对进博会和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通过每一次握手和签名继续获取利润和希望。”